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症状:腔隙性脑梗死通常表现为轻微且特异性不强的神经功能缺损,如轻度偏瘫、感觉异常或语言困难。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影像学检查中被发现。
2.发病原因:腔隙性脑梗死主要由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引起的小动脉硬化导致。这些慢性疾病会使血管壁增厚和变窄,从而增加脑梗死的风险。
3.诊断:通常通过头颅CT或MRI进行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腔隙性脑梗死,MRI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小梗死灶。
4.治疗方法:治疗主要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和药物治疗。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是关键。同时,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常用于预防再发脑梗死。
5.预后和康复:大多数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较好,但仍需进行长期管理以降低再次发生的风险。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通过物理治疗和专业指导改善生活质量。
腔隙性脑梗死尽管症状轻微,但反映了潜在的循环系统健康问题,需及早干预和持续管理以减少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