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共病率高:研究表明,大约50-70%的抽动症患者同时患有ADHD。这意味着即使抽动症状有所缓解,作为共病的ADHD症状可能依然存在,并对患者的注意力造成影响。
2.神经发育因素:抽动症和ADHD都是神经发育性疾病,涉及大脑中不同但相互关联的区域,如基底神经节和前额皮质。即便抽动症状减轻,神经发育异常仍可能导致注意力缺陷。
3.遗传因素:两种疾病可能共享遗传基础。研究显示,抽动症和ADHD都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这种共同的遗传背景可能导致注意力问题在抽动症状改善后依然存在。
4.认知影响:长期的抽动症状和相关的社会心理压力可能损害认知功能,包括注意力和执行功能等。这些认知缺陷可能继续存在并对日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即使抽动症状本身已得到控制。
需要认识到,抽动症患者即便在明显症状缓解后,也可能因这些原因而继续出现注意力缺陷。针对注意力问题的持续监测和必要时的干预依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