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屈光轴是指从角膜前表面到视网膜黄斑中心的距离,正常成年人的屈光轴长度大约为24毫米。近视患者的屈光轴往往比这一标准值更长。每增加1毫米,大约会引起300度左右的近视。例如,屈光轴长度达到26毫米时,对应的近视度数可能接近600度。
2.高度近视(一般指度数超过600度)患者,其屈光轴可能显著延长至26毫米以上。在这种情况下,眼球过度拉长会导致视网膜、脉络膜及巩膜变薄,从而增加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并发症的风险。
3.近视眼镜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矫正光线的聚焦位置,使远处物体的成像能够准确落在视网膜上。眼镜本身无法直接改变眼球的解剖结构,即屈光轴的长度。正确佩戴眼镜并不会进一步引起屈光轴变化。
4.对于未成年人或者青春期快速发展的个体,在生长发育时期如果近视得不到良好控制,屈光轴可能继续增长,近视度数也会随之加深。此时,科学的近视干预手段(如配戴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角膜塑形镜等)可能有助于减缓屈光轴的过快增长。
高度近视人群需要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包括眼底检查和屈光状态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适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