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的分型及临床表现是什么

2025-02-2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脑性瘫痪是一组由于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早期大脑发育受损引起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主要分型包括痉挛型、锥体外系型(又称为非痉挛型)、共济失调型和混合型。

1.痉挛型脑性瘫痪: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病例的70%至80%。其特点是肌肉紧张和僵硬,导致动作不协调。根据受累肢体数量和部位,又可以分为单侧瘫、双侧瘫、四肢瘫等亚型。

2.锥体外系型脑性瘫痪:又称为非痉挛型,包括手足徐动型和肌张力障碍型。这种类型约占10%至15%,特点是在肌肉松弛的状态下出现不随意的舞蹈样动作或扭曲样动作。

3.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这类比较少见,通常表现为平衡和协调困难,走路时步态不稳,具体临床表现可能会随着个体情况有所不同。

4.混合型脑性瘫痪:这种类型包含多个类型的症状,例如有些患者可能同时有痉挛和非痉挛的症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因个体和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通常包括运动发育迟缓、肌肉张力异常、反射异常以及在某些情况下伴随认知障碍、癫痫、视听障碍等其他神经系统问题。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