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因素
纤维摄入不足会影响大便的形成和排出。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例如全谷物、蔬菜、水果和豆类。如果水分摄入不足,也会导致粪便变得干硬,不易排出。
2.胃肠动力问题
肠道蠕动过慢可能引起便秘,而过快则可能导致腹泻。当肠道动力不协调时,会出现既有便意又拉不出来的情况,可能伴随腹部不适或胀气。
3.内分泌和代谢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减慢。糖尿病或肾功能障碍亦可能引发类似症状,因为它们可能对神经和肌肉功能产生影响。
4.精神心理因素
压力过大、焦虑或抑郁可能影响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诱发肠易激综合征。这种情况下,大便的规律性和形态会发生改变,但通常没有器质性疾病。
5.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阿片类镇痛药、抗抑郁药和铁剂可能导致便秘,使人感到想排便却无法顺利排出。
6.其他疾病影响
肛裂、痔疮或直肠肿物可能引起排便时疼痛,导致惧怕排便。肠梗阻或部分肠道狭窄也可能引起排便困难伴有腹痛。
建议通过调整饮食、适当运动并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来改善轻微症状。如持续出现不适、腹痛加重、体重减轻或大便带血,应及时就医以明确病因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