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临床表现:
呕血: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表现为呕吐出鲜红色或咖啡色血液。鲜红色提示出血量较大且急性,咖啡色血液则可能是胃酸与血液混合后的表现。
黑便:由于血液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受到胃酸及消化酶作用会呈现柏油样黑色外观。每日失血量超过50毫升即可出现黑便。
伴随症状:可能伴有头晕、乏力、心悸等失血性贫血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出冷汗、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2.病史线索:
消化性溃疡病史:这是最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之一。
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症:可引起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抗凝药物史:这些药物可能对胃黏膜造成损伤或增加出血风险。
饮酒或暴饮暴食史:可能诱发急性胃黏膜损害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3.辅助检查:
大便隐血试验:用于确定是否存在消化道微量出血。
血常规:可发现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提示贫血。
胃镜检查:是确诊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手段,可直观显示出血部位,并进行止血治疗。
血生化检查:了解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情况,有助于明确病因及评估病情。
早期识别上消化道出血并及时就医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伴有大量出血或既往有相关疾病病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