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药物治疗
使用抑酸剂,如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可以减少胃酸分泌,减轻胃黏膜刺激。其中,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常用于治疗浅表性胃炎。
如果检测到幽门螺杆菌感染,应进行根除治疗。常用的三联疗法包括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和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疗程通常为10至14天。
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或铋剂,可形成保护屏障,避免胃酸进一步损伤胃黏膜。
2.饮食管理
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强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胃部负担并延缓胃黏膜修复。
减少高盐饮食,因为高盐环境可能促进幽门螺杆菌的繁殖,同时对胃黏膜的刺激较大。
饮食应规律化,每日三餐按时进食,避免暴饮暴食,以防胃酸过多分泌。
3.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戒酒,吸烟和饮酒都会直接影响胃黏膜的修复能力,还会加重胃酸分泌。
适量运动,每周坚持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整体免疫力。
避免长时间空腹或者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习惯,这样容易导致胃酸直接接触未保护的胃黏膜。
4.心理调节
长期的压力和焦虑可能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从而加重胃炎症状。通过放松训练、冥想或适当休息来缓解精神压力,对胃炎的恢复是有帮助的。
5.定期复查
浅表性胃炎患者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监测胃黏膜的恢复情况,特别是对于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或遗传性胃病风险的个体更需关注。
浅表性胃炎可以通过规范治疗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延缓病情进展甚至达到治愈效果。在发生疑似胃炎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遵医嘱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切勿忽视病情或随意用药,尤其是长期症状反复者则需排查其他潜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