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因素
高蛋白、高脂肪类食物(如肉类、奶酪)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硫化物,导致大便气味加重。辛辣食物或含有大蒜、洋葱的饮食也可能增加臭味。
2.肠道菌群的影响
肠道内共生的细菌参与食物分解,会产生氨、硫化氢等气体。如果菌群失调,例如益生菌减少、有害菌增多,可能导致气味异常。
3.消化不良
若食物未被充分消化,就可能在肠道中被细菌进一步分解,释放出更多异味气体。例如乳糖不耐受者在摄入乳制品后,可能会因乳糖未被吸收而出现明显臭味。
4.感染性因素
病毒、细菌感染可能引起腹泻同时伴有恶臭的大便,如轮状病毒感染或细菌性痢疾。
5.炎症性疾病或吸收障碍
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或小肠的吸收障碍可能导致食物残渣滞留肠道时间过长,产生恶臭。另外,胰腺功能不全导致脂肪未能有效消化,也可能引发难闻气味。
6.药物和补充剂
某些抗生素可能改变肠道菌群,铁剂可使大便颜色变黑且气味更浓。
7.其他疾病
疾病如结肠癌等,也可能通过改变肠道环境,引起大便气味异常。
若伴随腹痛、腹泻、体重减轻或血便,应及时就医排查严重疾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