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脊柱侧弯:
定义:指脊柱在冠状面上出现侧向弯曲,伴或不伴有旋转畸形,通常表现为背部不对称或躯干倾斜。
分类:主要分为特发性(约占80%)、先天性、神经肌肉性和其他类型(如退行性侧弯)。特发性多发生于青春期,确切病因尚不明确。
流行病学:约2-3%的青少年患有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女性更为多见,严重病例需治疗的比例约为0.1-0.3%。
症状:轻度多无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背痛、脊柱畸形、胸廓畸形,甚至影响心肺功能。
诊断:通过体格检查(如前屈试验)和影像学(如X线测量Cobb角)确诊,Cobb角超过10度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弯。
治疗:轻度(Cobb角<20度)多需观察,中度(20-40度)可能需要支具矫正,重度(>40-50度)通常需手术干预。
2.腰椎间盘突出:
定义: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或退变,导致髓核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或脊髓,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流行病学:多见于中青年人群,发病高峰为30-5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
病因:包括椎间盘退变、外伤、长期姿势不良和体力负担过重等。
症状:典型表现为腰痛、腿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或肌力减弱,严重者可能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马尾综合征)。
诊断:结合临床表现、查体(如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和影像学检查(如MRI显示突出情况)。
治疗:轻中度病例多采用保守治疗,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或硬膜外注射;严重病例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如椎间盘切除术或微创手术。
脊柱侧弯和腰椎间盘突出均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但具体危害和治疗方法因个体差异而异。需要结合病史、检查和影像学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