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确定病因:
若为颈椎病,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光、CT或MRI)确诊,并评估是否存在颈椎间盘突出、骨刺压迫神经等问题。
如果怀疑肩周炎,应结合临床表现,如肩关节活动受限、夜间疼痛等症状。
对于寒湿侵袭引起的症状,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考虑外感风寒、气血不足等因素。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缓解疼痛和炎症,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中成药如舒筋活络类药物,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或祛寒散瘀。
若病因与神经根受压有关,必要时可配合使用营养神经类药物(如甲钴胺)。
3.理疗与康复:
热敷、针灸、推拿等理疗手段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发冷症状。热敷时水温应控制在40-45℃之间,每次持续20分钟,每日2-3次。
颈椎牵引可帮助减轻颈椎间盘突出的压力,但需由专业人员操作。
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例如进行颈部和肩部的拉伸运动,每组动作保持10秒,每天重复5-10次。
4.改善生活习惯:
应注意避免久坐、低头时间过长,每工作1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抬头伸展颈部肌肉。
防止身体受凉,尤其是在空调房或天气寒冷时,需佩戴围巾或披肩保暖。
保持充足睡眠并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建议枕头高度为8-10厘米,以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
5.中医调理:
可采用艾灸法刺激大椎穴、风池穴等部位,以祛除寒湿。每次艾灸15-20分钟,隔日一次,连续2周观察效果。
配合适当的内服中药,如桂枝汤、独活寄生汤等,但需经过专业医师辨证后开具处方。
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异常信号(如麻木、肌无力),需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