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冻伤的分类与判断:冻伤分为Ⅰ度至Ⅳ度。需截肢的手指通常为Ⅳ度冻伤,这种情况意味着受损组织已经完全坏死,血液供应丧失,无法自行修复。临床表现为皮肤发黑、干燥,甚至出现坏疽。
2.初期处理:即使已确定需截肢,也应尽量避免在冻伤急性期立即手术。此阶段重点是维持全身状况,包括:
复温:采用37-40摄氏度水浸泡30-40分钟,缓慢复温,避免摩擦或直接加热。
防止继发感染:使用无菌敷料覆盖创面,并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
疼痛管理:可用非甾体抗炎药或其他镇痛药物控制疼痛。
3.血管恢复与保守观察:对边界模糊的严重冻伤病例,可采用血管扩张剂、改善微循环药物或溶栓药物,促进部分可逆性损伤组织的恢复。如果冷冻损伤处于稳定期,应等待组织坏死与健康组织的明确分界线形成后再决定是否截肢。
4.手术截肢:当确诊冻伤组织不可逆并出现明显坏疽时,由外科医生实施截肢手术。手术方式需依据坏死范围决定,目标是保留最大化功能和美观,同时防止进一步感染。术后需要加强复健,以帮助患者适应和重建生活能力。
5.截肢后的康复:术后康复非常重要。包括伤口护理、防止残肢端挛缩及功能训练。心理支持也是必要内容,帮助患者接受身体变化,积极面对生活。
冻伤后及时就医非常关键,尤其在极端低温环境中长时间暴露时,应采取合理措施预防冻伤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