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粪便积滞导致肠腔扩张:如果存在便秘,粪便长期停留在结直肠内,会引起肠腔的过度扩张,从而刺激肠壁压力感受器。这种扩张会通过神经反射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腹痛。
2.肠蠕动异常增加肠壁负担:排便频率过快(如腹泻)会导致肠道蠕动加剧。此时,肠壁肌肉需要持续收缩,容易形成痉挛样疼痛。快速运动可能减少水分重吸收,使肠内容物对肠壁化学刺激增强,加重不适。
3.肠道菌群失衡产生气体:排便失常可能伴随肠道菌群紊乱,这会导致发酵过程过度活跃,产生过量气体。气体的堆积不仅引起腹胀,还会因为肠道膨胀进一步诱发腹部闷痛。
4.炎症因子或毒素作用:持续性排便失常,如慢性便秘或长期腹泻,可能刺激肠黏膜,诱发局部低度炎症反应或上皮细胞损伤。毒素与炎症因子的释放使周围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进而出现腹痛表现。
5.肠道神经敏感性增高:部分个体伴有内脏高敏感或肠易激综合征,排便规律变化可能直接激活肠内神经网络,使疼痛感放大。同时,心理压力或焦虑也可能通过脑-肠轴机制加重症状。
及时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改善排便失常现象,减轻相关腹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