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通常包含消炎、止痛和收缩血管成分,用于缓解痔疮引起的肿胀、疼痛和瘙痒。
常用制剂包括软膏、乳膏和凝胶,可直接涂抹在患处,每天使用1-2次。
外用药物中可能含有利多卡因成分,用以减轻局部疼痛,也可能含有氢化可的松类激素,用于降低炎症反应,使用前需咨询医生是否适合长期应用。
2.栓剂:
栓剂适用于内痔患者,通过直肠给药,释放药物成分起到润滑、镇痛和抗炎作用。
每日1-2次置入直肠,通常推荐在排便后和睡前使用,以增加药效。
栓剂可能含有收敛剂(如鞣酸)、局部麻醉剂(如普鲁卡因)以及抗菌成分,可帮助修复受损组织并减少感染风险。
3.口服药物:
口服药物主要包括活性黄酮类药物,可改善静脉回流、增强毛细血管弹性,从而减轻痔疮导致的肿胀和出血。
一些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也可短期使用以缓解疼痛,但需注意胃肠耐受问题。
若合并有便秘,应同时配合使用通便药物,如乳果糖或聚乙二醇,避免用力排便加重症状。
4.其他辅助治疗:
温水坐浴可有效缓解局部不适,同时保持肛周清洁,建议每日进行1-2次,每次15分钟左右。
饮食上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多饮水,有助于软化粪便,减轻排便压力。
治疗过程中需要避免久坐、长时间站立和过度用力排便。若经过用药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