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直肠脱垂:这是指直肠部分或全部从肛门脱出的情况,主要原因包括:
肛提肌无力或盆底肌肉松弛,多见于老年人或多产女性。
长期便秘或腹内压增高,反复用力排便会使直肠逐渐向外滑动。
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可能导致对肛门括约肌的控制减弱,从而促使直肠脱垂。
2.痔疮:特指因静脉曲张导致的肛门或直肠末端的血管团增大,有时也会出现脱出症状,原因包括:
长期久坐或站立,使局部静脉回流受阻。
慢性便秘或腹泻,导致反复用力增加了肛门静脉压力。
妊娠期间,由于子宫增大压迫盆腔血管,易诱发痔疮脱出。
3.肿瘤或息肉:某些直肠肿瘤或较大的息肉也可能通过肛门脱出,尤其是在排便时。
4.其他解剖学异常:某些先天性因素,如骨盆结构畸形或直肠固定不良,也可能导致肛门组织脱出。
5.手术后并发症:经过肛门或直肠相关手术后,若修复不完全或组织过于松弛,可能引起脱出。
肛门内部肉体脱出需要尽早就医,通过直肠指检、影像学检查等确定病因,避免进一步恶化或发生感染。日常需注意保持排便规律,避免长期便秘,同时及时治疗可能的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