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基弧的选择
基弧是镜片与角膜匹配的重要参数,通常根据角膜地形图决定。通过测量角膜中央曲率半径(一般以毫米为单位),并结合患者屈光度数减去一个安全余量(通常为0.75D至1.50D),推算出镜片的基弧参数。
2.几何中心区直径
中心区直径的计算需综合患者瞳孔大小和角膜中央区域的平坦范围来确定。通常中心区直径约为5.5毫米至6.0毫米,以确保矫正效果和夜间佩戴的舒适性。
3.周边曲率调整
周边曲率是镜片适配的重要条件之一,主要由角膜外周的陡峭程度决定。常用的参考值为比中央基弧增加0.7毫米到1.2毫米,并通过软件或试镜调整。
4.总镜片直径
根据角膜直径(一般10.5毫米至12.5毫米)及泪液分布情况,设计镜片的总直径。通常,角膜塑形镜的直径范围在9.5毫米至11毫米之间。
5.透氧性能和材质
选取高透氧材料制作镜片通常是必要的,以满足佩戴期间对角膜供氧的需求。透氧系数(Dk值)需达到一定标准,例如超过100,才能有效减少角膜缺氧风险。
6.后顶点焦度校正
考虑角膜和镜片的间隔效应,需要将角膜表面屈光度折算至镜片的实际矫正度数。这需要通过专门设备进行测算,并结合患者近视或散光的度数调整。
上述参数需通过专业仪器检测并由眼科医生或验光师进行详细计算。在配制完成后,还需进行试戴评估,通过荧光染色检查镜片贴合情况,进一步微调各项参数,以确保其功能性与安全性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