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定义与症状: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以慢性或反复发作的上腹部不适为特征的疾病。其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饱胀、早饱、嗳气和恶心。这些症状通常是间歇性,并且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
2.诊断标准:由于没有检测到任何器质性病变,功能性消化不良通常依赖于症状的描述进行诊断。罗马IV标准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诊断方法之一,需要在过去三个月内持续出现至少六个月的相关症状。
3.发病机制:该疾病的确切原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胃肠动力异常、胃酸分泌过多、粘膜屏障功能障碍以及心理因素(如压力和焦虑)有关。
4.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通常使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促胃动力药物等来缓解症状。
心理治疗:对于伴有心理因素的患者,可以考虑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避免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避免吸烟和饮酒,保持适度的运动。
5.预后与管理:大多数患者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得到明显的缓解,但有些人可能需要长期管理。定期随访以监测症状变化是必要的。
当胃镜检查显示正常但仍然感觉不适时,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应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