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传染源:狂犬病主要通过感染病毒的动物唾液传播,而非爪子或抓痕。如果猫用爪子接触过自身口腔并携带病毒,理论上仍有感染风险。
2.发病率:家养猫如果定期接种狂犬疫苗,通常不会携带狂犬病毒。流浪猫或野外捕捉的猫则存在更高的感染概率。
3.病毒存活:狂犬病毒在开放空气中存活时间有限,一旦脱离宿主,很快失去活性。通过抓伤传播的概率较低。
4.预防措施:即使感染风险较低,仍建议采取预防措施,包括:
立即清洗伤口,使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使用酒精或碘伏等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
尽早就医,尤其是无法确定猫的健康状况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注射狂犬疫苗。
5.症状观察:若出现发热、头痛、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因为这些可能是狂犬病或其他细菌感染的早期征兆。
尽管被猫抓伤感染狂犬病的几率不大,但不容忽视的是任何动物咬伤或抓伤都有潜在风险。重要的是及时处理伤口并咨询专业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