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饮食调节:
降低碳水化合物摄入:每天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45-60%左右,避免血糖急剧上升。
增加膳食纤维:每日膳食纤维摄入应达到25-30克,有助于缓解血糖波动。
控制总热量摄入:根据体重、身高、年龄和活动量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并合理分配三餐及两次小吃。
2.体重管理:
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4.9之间,超重或肥胖者应逐步减重,每周减少0.5-1公斤为宜。
腰围男性应不超过90厘米,女性应不超过80厘米,通过控制腰围可以减少腹部脂肪对胰岛功能的影响。
3.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每次运动持续时间不少于30分钟。
增加力量训练:每周至少进行2-3次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4.药物治疗:
根据个人情况,使用二甲双胍、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等药物,通过不同机制帮助控制血糖。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根据需要调整药物剂量,定期复诊以确保治疗效果。
早期干预对于糖尿病非常重要,合理控制饮食、积极锻炼和遵循医嘱使用药物,可以显著改善胰岛功能,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