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肾脏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这是导致蛋白尿最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慢性肾小球肾炎会引起肾小球功能损伤,使得蛋白质从血液过滤到尿液中。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肾小球微血管硬化,引起蛋白尿。
高血压肾病: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进而引起肾小球损伤,导致蛋白尿。
2.全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这种免疫系统疾病会影响多个器官,包括肾脏,导致蛋白尿。
多发性骨髓瘤:这种恶性浆细胞疾病会分泌大量异常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会通过尿液排出,形成蛋白尿。
3.特定情况:
运动过度:剧烈运动可能暂时增加尿液中的蛋白质,但通常在休息后恢复正常。
感染:急性疾病如感染期间,身体会释放更多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会随着尿液排出。
药物: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等,可能引起肾脏反应,导致蛋白尿。
蛋白尿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指标,提示可能存在潜在的肾脏损害或其他系统性疾病。一旦发现蛋白尿,应尽快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