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过度增生的结缔组织:瘢痕疙瘩是由过度增生的结缔组织形成的。这些组织不断分泌大量的胶原蛋白,导致瘢痕逐渐变大并超出正常伤口边界。
2.细胞信号传导异常:在正常的伤口愈合过程中,细胞会通过特定的信号传导途径来调节胶原蛋白的生成。在瘢痕疙瘩中,这些信号传导途径可能出现异常,导致细胞持续活跃,无法停止胶原蛋白的生产。
3.遗传倾向:瘢痕疙瘩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成员出现过瘢痕疙瘩,其后代也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研究发现,有瘢痕疙瘩家族史的人群,其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4.皮肤类型与部位因素:瘢痕疙瘩常见于深色皮肤人群,特别是在非洲裔和亚裔人群中,这类人群的发病率可达到6%至16%。身体某些部位如胸部、肩膀和耳垂更容易发生瘢痕疙瘩,这是因为这些区域的皮肤张力较高,易引发异常愈合反应。
5.局部微环境变化:伤口局部的微环境,包括氧气供应、营养状态和免疫反应等,也对瘢痕疙瘩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例如,伤口处的慢性炎症会促进纤维细胞的增生,进一步加重瘢痕的形成。
应注意避免不必要的皮肤损伤,尤其在已知有瘢痕疙瘩倾向的情况下。同时,及时寻求医疗建议和治疗,以控制瘢痕疙瘩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