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疾病等心脏病变可导致心脏电活动异常,从而引发心律失常。例如,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影响全球约0.5%至1%的总人口。
2.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生素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会影响心脏的电传导系统,引起心律失常。研究显示,长时间使用这些药物的人群中,约有1%至5%可能出现心脏抽搐。
3.电解质失衡:钾、钠、钙和镁等电解质在维持正常心脏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这些电解质水平异常,例如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可能导致心脏电活动混乱。临床数据显示,住院患者中,有20%至40%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电解质失衡。
心脏抽搐的症状可能包括心悸、胸痛、头晕、晕厥等,严重情况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或猝死。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均衡、适当运动、避免过度摄入咖啡因和酒精,可以有效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