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窦性心动过缓的病因多种多样,可包括:
生理性的:如运动员由于长期锻炼,心脏功能增强,静息心率通常较低;
药物性的: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会减慢心率;
病理性的: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肌梗死后的心脏损伤、电解质失衡(如高钾血症)等情况均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2.临床表现方面,轻度窦性心动过缓可能无明显症状,但严重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胸闷、甚至晕厥等症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出现频率有所不同。
3.诊断窦性心动过缓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显示出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如果怀疑病因复杂,则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如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实验室化验、超声心动图等。
4.治疗取决于病因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对无症状或轻度症状的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对于有明显症状或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应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例如,调整或停用相关药物,纠正电解质失衡等。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维持正常心率。
窦性心动过缓虽然在某些情况下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也可能预示着潜在的健康问题。了解其原因和处理方法,对于保障心脏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