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体温调节不稳定:在发烧期间,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被激活以对抗感染。当体温开始下降时,身体可能会通过排汗来散热,从而导致盗汗。
2.感染恢复期:在疾病或感染的恢复期,身体仍然在努力清除病原体和修复受损组织。此时,代谢活动增加,可能会导致过多出汗。
3.药物作用:一些用于退烧的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会引起出汗作为副作用。这是因为这些药物通过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来降低体温。
4.自主神经系统反应:疾病后,自主神经系统可能暂时失去平衡,导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的不一致,引起出汗。
5.潜在的健康问题:在一些情况下,持续的盗汗可能提示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结核病等,需要进一步的医学评估。
尽管盗汗在退烧后较为常见,但如果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症状,应考虑进行医学咨询,以排除可能的严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