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壁心肌梗死是怎么回事

2025-01-1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下壁心肌梗死是指心脏的下壁区域发生了部分缺血坏死,常由于供应这一区域血液的右冠状动脉或左旋支阻塞所致。其主要表现包括胸痛、烦躁和恶心等症状。

1.诱因:下壁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动脉阻塞导致。可能的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吸烟和糖尿病等。

2.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疼痛可能会扩散到肩膀、背部或上腹部。还可能出现出汗、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非典型症状。

3.诊断:通过心电图、心肌酶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冠状动脉造影)可帮助诊断下壁心肌梗死。

4.治疗:主要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抗凝剂、溶栓药物)、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

5.预后:及时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但迟延治疗可能导致心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下壁心肌梗死严重影响生命健康,需要警惕危险因素并积极管理,以预防发生。同时,在出现疑似症状时,应尽早就医。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