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术区组织修复尚未完全
微创手术过程中,器械操作可能对肾脏、输尿管或膀胱壁造成一定程度的机械损伤。这些组织需要时间修复,通常在几周内愈合,但个体差异可能导致部分患者恢复较慢,从而出现持续的少量血尿。
2.残余结石或新发结石
手术后可能有微小残留的结石未被完全清除,这些残余结石在下移过程中可能摩擦尿路黏膜,引起出血。新结石形成也可能导致血尿。
3.感染相关因素
术后尿路感染是常见并发症之一,细菌引发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尿路黏膜充血、破裂,从而诱发血尿。此类情况常伴随尿频、尿急和排尿灼烧感等症状。
4.抗凝药物使用或凝血功能异常
如果术后使用了抗凝药物,例如阿司匹林等,或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微小血管损伤可能难以有效止血,增加血尿风险。
5.局部刺激或外部因素
剧烈运动、长时间久坐或便秘等情况可能导致腹压增加,对术区产生额外刺激,引发血尿。尿管放置或导尿操作后,也可能短期内引起轻度尿血。
6.其他少见原因
极少情况下,可能与术前未发现的潜在病变相关,例如尿路肿瘤、血管畸形等,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如血尿持续时间过长、颜色明显加深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复诊评估,明确具体病因并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