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乙状结肠炎的治疗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轻重使用不同类型的抗炎药物,例如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如果怀疑感染,可联合使用抗生素以控制病原菌。
饮食调控:建议低脂、高纤维饮食,同时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品、酒精和咖啡因,以减轻结肠的刺激。
补液及电解质平衡:如果伴有腹泻或脱水,静脉补液可以预防电解质紊乱。
定期随访:乙状结肠炎可能成为慢性问题,需要通过定期检查评估病情,如肠镜或影像学检查。
2.输尿管结石的治疗
保守治疗:对于直径小于6毫米的输尿管结石,可通过多饮水(每日超过2000毫升)、服用α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加快结石自然排出。
疼痛管理:应用解痉止痛药物如双氯芬酸钠或布洛芬可有效缓解绞痛。
介入治疗:若结石直径较大(超过10毫米)、存在梗阻或引发严重感染,则需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输尿管软镜取石术。
感染控制:如伴有尿路感染,应尽早使用广谱抗生素,同时监测感染指标。
3.两种疾病的综合管理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治疗乙状结肠炎与输尿管结石时,需注意药物间的安全性。例如某些止痛药可能对胃肠道产生不良影响,应权衡选择。
病因相关性排查:部分情况下,乙状结肠炎可能诱发结石形成,或结石引起感染扩散至周边组织。这种情况需针对根本原因做进一步确定。
生活方式调整:增加日常运动,可有效帮助排石;戒烟限酒,减少对肠道和泌尿系统的刺激。
乙状结肠炎和输尿管结石同时出现时,需及时就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