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肺结节定义:肺结节指的是在肺部影像检查中发现的小于3厘米的局限性阴影,直径在5-10毫米范围内被归类为“微小结节”。8毫米的大小较常见。
2.良性与恶性可能:
良性肺结节:感染性肉芽肿(如结核、真菌感染)占约80%,非感染性炎症(如类风湿性疾病)亦可引发,部分属于钙化或纤维增生性病灶。
恶性肺结节:早期肺癌的可能性较低,但不能完全排除,尤其是高危人群(如吸烟史、家族史)。
3.评估风险因素:
年龄:超过40岁者,恶性概率相对增加。
吸烟:长期吸烟者发生恶性结节的风险较高。
结节边界及形态:毛刺样、不规则边缘提示恶性可能,光滑圆形更倾向于良性。
结节密度:纯磨玻璃密度的结节恶性可能更高,而实性结节往往良性居多。
4.进一步检查:
动态观察:定期进行胸部CT随访,通常按3个月、6个月、12个月间隔;若结节无变化,多为良性。
PET-CT检查:提供代谢活性信息,用于判断良恶性。
病理分析:通过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仅在高度怀疑恶性时考虑。
发现后应结合临床症状和危险因素综合判断,不建议盲目猜测或忽视病灶发展。如有病灶快速增长或出现咳嗽、血痰等异常,应及时就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