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肺结节的分类与评估:
根据大小分为微小结节(直径≤5毫米)、小结节(6-10毫米)和大结节(>10毫米)。一般情况下,微小结节的恶性风险较低,而大结节需要更密切的关注。
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观察结节的边缘是否光滑、内部是否存在钙化、形状是否规则等特征,这些信息有助于判断是良性还是恶性病变。
2.定期随访:
对直径小于6毫米且没有其他危险因素的肺结节,建议进行低剂量CT监测,每6个月或12个月复查一次影像,以确保结节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如果结节在随访中持续保持稳定超过两年,则多数为良性,可以适当减少随访频率。
3.活检和病理诊断:
对于高疑似恶性的肺结节,可考虑经皮肺穿刺活检、支气管镜活检或手术切除进行病理检查。这些方法能精确判断结节的性质,帮助医生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活检的选择应基于结节的位置和患者的身体条件,避免过度侵入性操作可能带来的风险。
4.手术治疗:
如果确认或高度怀疑肺结节为恶性,外科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一般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或开胸手术切除结节,同时清扫区域淋巴结以排查转移风险。
对恶性程度较低或早期癌症患者,通过局部楔形切除即可达到治疗目的,而对进展期癌症需选择更广泛的肺叶切除。
5.非手术治疗:
老年患者或因身体条件无法耐受手术者,可采用立体定向放疗、射频消融或靶向治疗等非手术手段来控制或缩小结节。
特殊病理类型的肺结节,如某些小细胞癌或腺癌,也可以尝试免疫治疗或化疗联合使用。
6.生活方式管理:
戒烟是预防肺结节恶变的重要措施,不吸烟的人群肺癌风险显著降低。
保持健康饮食,适当补充富含抗氧化物质的果蔬,有助于维持肺部功能。
任何治疗决定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干预或忽略随访,确保疾病得到及时发现和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