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肺结节的形成机制:
在新冠感染过程中,病毒引发的免疫反应可能造成局部炎症,进而形成小的纤维化病灶或肉芽肿样改变,这可能在影像学上表现为结节。
大部分由炎症导致的肺结节是良性的,可随时间逐渐吸收或稳定,不需要特殊处理。
2.具体药物或液体的选择:
如果伴随新冠肺炎,有明显的细菌或真菌继发感染时,可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选择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氟康唑。
对于重症新冠,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来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同时辅助以抗凝药物(如低分子量肝素)预防血栓。
在特定情况下,可考虑应用抗病毒药物,如瑞德西韦,但需由专业医生根据病情决定。
支持性治疗可能包括补液(如平衡盐溶液或葡萄糖溶液),以维持电解质平衡及减少脱水风险。
3.随访建议:
患者若在新冠恢复后发现肺部结节,应定期复查胸部CT评估其变化。如结节短时间内增大、不规则或伴有其他危险因素,应进行进一步诊断,如PET-CT或穿刺活检,以排除恶性病变。
对于无症状且稳定的良性结节,无需特别治疗,只需观察即可。
肺结节在新冠感染后的出现并不一定与严重疾病相关,但仍建议患者遵从医嘱,积极配合后续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