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支气管镜检查的适用情况:
当肺结节位于中心型气道或靠近支气管时,支气管镜检查可能有助于直接获取组织病理标本,有助于明确诊断。
如果患者同时伴随咯血、慢性咳嗽等症状,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用于评估气道内是否存在其他病变。
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或有明确肺癌家族史)且肺结节影像学表现异常(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征等),支气管镜检查可能是必要的。
2.不适合支气管镜检查的肺结节情况:
结节位于肺外周区域,较远离支气管分布,这种情况下支气管镜难以到达目标区域,可能无法获取足够有效的样本。
结节直径小于8毫米时,即使通过支气管镜,也可能因病灶体积过小而导致采集组织失败。
3.替代诊断方式:
非侵入性手段:包括定期低剂量螺旋CT随访,特别是对良性概率较大的小结节,可通过动态观察结节生长特点来判断性质。
穿刺活检:对于周围型肺结节,可选择经胸壁穿刺活检,在影像引导下获得组织学诊断。
PET-CT:用于评估结节是否具有代谢活跃性,为良恶性鉴别提供参考。
4.必须考虑的风险与前提:
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操作,但仍具有少量风险,如气道出血、感染和肺炎等。
决定是否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应在综合评估患者整体健康状况、肺结节特征及潜在诊断获益后,由医生权衡利弊决定。
肺结节患者是否需要支气管镜检查,应根据个体病变特点和临床评估结果作出科学决策,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或延误可能的重要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