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药物治疗
适用于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且患者没有明显感染或严重疼痛症状的情况。
使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可放松输尿管平滑肌,促进结石排出。
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疼痛和控制炎症。
避免脱水,根据医嘱每日饮用2-3升水以增加尿量、冲刷结石。
2.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适用于结石直径在5-20毫米之间的患者,是一种无创性处理手段。通过高能冲击波将结石击碎,使其随尿液排出。肥胖或肠道气体过多可能会降低治疗效果。
3.输尿管镜下取石术
在结石较大(大于10毫米)、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或合并感染时,常选择此方法。手术通过腔镜直接进入输尿管,将结石取出或击碎。
4.经皮肾镜碎石术
当结石过大或复杂,并导致严重积水时,可能需要采用此技术。手术通过穿刺肾脏建立通道,从而实现结石清除。
5.注意事项和后续管理
定期复查影像学如B超或CT,观察积水改善情况以及结石是否完全排出。
查明结石成分,调整饮食结构。例如草酸钙结石可减少草酸摄入,尿酸结石需限制高嘌呤食物。
若伴有泌尿系统感染,应积极抗感染治疗,避免严重并发症。
针对轻度积水需密切监测病情,如出现腰痛加剧、发热或尿量明显减少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梗阻加重或感染风险,需要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