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病因:
灰指甲主要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非皮肤癣菌等不同类型的真菌感染引起。
这些真菌可以通过环境中的污染物、共享个人物品(如毛巾、鞋子)等途径传播。
2.症状:
指甲变色:患处指甲通常会变成黄色、棕色或黑色。
指甲增厚:感染的指甲会逐渐变厚,并且表面凹凸不平。
指甲破损:由于真菌的侵蚀,指甲容易碎裂、脱落。
疼痛和不适:严重的情况下,感染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影响日常生活。
3.风险因素:
潮湿环境:长期在潮湿环境中工作或生活容易增加感染风险。
免疫力低下:如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
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的足部卫生习惯,如长期不换袜子,不清洁鞋子,容易导致感染。
4.预防与治疗:
保持干燥:保持手足干燥,尤其是脚趾间的干燥。
勤换鞋袜:尽量每日更换干净的袜子和透气性好的鞋子。
避免共享个人物品:不与他人共享毛巾、鞋子等贴身物品。
药物治疗: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如环吡酮胺、特比萘芬等。必要时可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等。
手术治疗:对于顽固病例,可考虑拔除病甲配合药物治疗。
灰指甲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带来疼痛和不适。早期发现并进行有效治疗,有助于减少感染传播和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