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急性期:在感染HIV后的2-4周内,大约50%至90%的患者会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如发热、咽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这一阶段称为急性HIV感染期,病毒在体内迅速复制,且传染性极强。此阶段的持续时间一般为1-2周。
2.潜伏期:急性感染期后,病情进入临床潜伏期,这一阶段可以持续几年甚至十几年。在此期间,虽然HIV仍然在体内活动并逐渐损害免疫系统,但大多数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平均来看,这个阶段大约持续8-10年。个体差异较大,有些人可能更短,有些人则可能更长。
3.慢性期: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毒量逐渐增加,CD4+T细胞(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数量逐渐减少。当CD4+T细胞的数量降至200个/微升以下,或者出现某些特定的机会性感染和癌症,即可诊断为艾滋病。这一时期的症状因人而异,包括严重的疲劳、持续性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
4.终末期:如果不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艾滋病患者最终会进入疾病的晚期阶段,免疫系统几乎完全崩溃,各种严重的感染和恶性肿瘤随之而来,通常在数月至数年内导致死亡。
艾滋病的发病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个体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是否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以及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显著延缓艾滋病的发病进程,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