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病理机制:心肌梗死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并阻塞血流。无症状的心梗也是如此,只是患者没有察觉到或误认为其他不适。
2.流行率与风险因素:研究表明,无症状心梗在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或高胆固醇的人群中较为常见。这些慢性疾病会影响神经系统的知觉功能,使得痛感和不适感降低。
3.诊断方法:通常通过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或核医学扫描等检查手段才能发现无症状心梗。有时是在进行这些检查时意外发现。
4.可能后果:虽然缺乏症状,但这并不意味着无害。长期未被发现的心梗可能导致心肌损伤,增加心力衰竭或再次心梗的风险。
5.预防策略:定期体检对于早期发现无症状心梗至关重要,尤其在高危人群中。同时,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戒烟、饮食健康、定期运动和药物干预,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无症状的心肌梗死虽不易察觉,但其潜在危害不可忽视。通过定期检查和积极管理心血管风险因素,可以有效减少该情况的发生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