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病史采集
医生会详细询问症状,包括肿瘤的持续时间、是否伴有疼痛、体重减轻、消化道功能改变(如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以及既往疾病史(如肠道炎症性疾病或家族癌症史)。
2.体格检查
通过触诊评估肿瘤的大小、硬度、活动度及是否伴随压痛,结合其他位置的检查判断是否存在相关脏器的异常。
3.实验室检查
常规血液检查可分析血常规、肿瘤标志物水平(如CEA、CA19-9),从而初步评估是否可能为恶性肿瘤。粪便隐血试验对于怀疑肠道来源肿瘤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4.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快速无创,可初步了解肿瘤形态、内部结构及是否涉及周围脏器。
CT扫描:提供详细的肿瘤位置、大小及有无邻近组织浸润,有助于良恶性判断。
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一些复杂病例中适用,更能区分良恶性病变。
PET-CT:如果怀疑恶性肿瘤,可用于全身筛查潜在转移病灶。
5.内镜检查
若怀疑肠道起源问题,结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肿瘤病灶并进行活检以获取组织学信息。
6.组织病理学检查
活检是确诊肿瘤性质的金标准,病理医生通过显微镜下鉴定细胞形态来判断是良性增生、炎性反应还是恶性肿瘤。
7.其他特殊检查
针对特定情况可以考虑基因检测、免疫组化等手段进一步明确病变类型。
右下腹部肿瘤的诊断需要综合以上多种手段,根据结果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式。如果怀疑恶性病变,切勿延误就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