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明确缺铁的原因
缺铁通常由以下几类原因引起:
(1)饮食中铁摄入不足,例如长期素食者容易缺乏血红素铁;
(2)慢性失血,如月经量过多或消化道出血;
(3)铁吸收障碍,多见于胃肠道疾病患者;
(4)需求增加,如儿童生长发育期间或孕期女性。
2.合理补铁
(1)口服铁剂是最常用的补铁方式,如硫酸亚铁或富马酸亚铁,每日剂量应根据医生建议调整。
(2)对于不能耐受口服铁剂或严重贫血的患者,可选择静脉注射铁制剂。
(3)在补铁过程中,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铁的吸收,可以同时摄入富含维C的食物或药物。
3.饮食调整
(1)优先选择富含血红素铁的动物性食品,如瘦肉、动物肝脏和血制品。
(2)增加含非血红素铁的植物性食品的摄入,如菠菜、黑木耳、豆类,但需要注意其吸收率较低。
(3)避免影响铁吸收的食物同餐食用,例如茶叶中所含的鞣酸、钙质丰富的乳制品。
4.纠正诱因
(1)对于因月经过多导致的缺铁,必要时可采用药物调节月经周期或通过手术治疗子宫异常情况。
(2)消化道出血应及时检查病因,例如胃溃疡、息肉等,并进行相应治疗。
(3)慢性炎症或感染性疾病则需控制原发病以促进铁的正常代谢。
5.定期监测
补铁治疗后需每隔1-3个月复查血常规及铁代谢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并判断是否继续补铁。长期盲目补铁可能导致体内铁负荷过高而造成器官损害。
缺铁性虚汗需要综合治疗,从根源改善铁代谢,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规律作息有助于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