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抗血小板药物
老人患有动脉硬化时,容易形成血栓。一些抗血小板药物可减少血小板聚集,从而降低心梗或脑梗等并发症的风险:
阿司匹林:低剂量阿司匹林通常用于预防心血管事件,每天使用剂量为75-100毫克。
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对于对阿司匹林过敏者或无法耐受者,可选择这类替代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他汀类降脂药物
动脉硬化与胆固醇水平密切相关,他汀类药物不仅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
常见的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10-40毫克/天)和瑞舒伐他汀(5-20毫克/天)。
长期使用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但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肌肉副作用。
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这类药物主要控制高血压,同时可能减缓动脉硬化的进展。
常见的药物有依那普利(5-20毫克/天)和缬沙坦(80-160毫克/天)。
应注意监测血钾水平及肾功能变化。
4.控制其他危险因素的药物
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辅以以下药物:
控制糖尿病的药物:如二甲双胍或胰岛素类药物,目标是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
改善血循环的扩血管药物:如曲克芦丁、前列地尔,有助于改善下肢末梢血运不良。
5.急救药物
如果动脉硬化已经引发心绞痛或其他急性事件,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作为应急药物,用于缓解突发性胸痛。硝酸甘油一次舌下含服0.3-0.6毫克,但每次使用间隔需超过5分钟,连续使用不得超过3次,以免引起低血压。
上述药物需个性化选择,并定期接受医疗随访,避免自行调整用药或者单纯依赖药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