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体重指数:身体质量指数是衡量肥胖程度的一种常用指标。研究表明,BMI每增加1个单位,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会平均增加约0.7毫米汞柱和1.2毫米汞柱。这说明随着体重增加,血压也有可能跟着上升。
2.内脏脂肪:腹部脂肪堆积与高血压风险密切相关。内脏脂肪增加会导致血液中的脂质水平增高,从而影响血管功能,增加血压。
3.胰岛素抵抗:肥胖常伴随胰岛素抵抗的情况,这种代谢紊乱会促使身体保留钠和水,进而加重血容量负担,提高血压。
4.炎症和激素变化:肥胖引发的慢性炎症状态和激素变化(如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系统的活跃)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5.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肥胖者更容易患此症,而这又是高血压的已知风险因素之一。睡眠呼吸暂停时夜间氧气供应不足,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负担,从而升高血压。
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极为重要。通过改善饮食、增加运动量及减少压力,可以有效降低肥胖带来的高血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