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乳腺肿瘤进行免疫组化操作

2025-04-2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邓荣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病情分析:乳腺肿瘤的免疫组化操作是一种重要的病理学技术,能够帮助确定肿瘤的特性和指导治疗方案。

1.取样及固定:首先需要从患者体内获取组织样本,这通常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获得。获得的组织样本必须立即进行固定,通常使用10%中性缓冲甲醛溶液,以保存组织结构和抗原活性。

2.组织切片制备:固定后的组织需经过脱水、浸蜡等步骤,并用石蜡包埋以便后续切片。石蜡包埋的组织样本被切成约4微米厚的切片,贴附在玻片上。

3.脱蜡及再水化:切片上的石蜡需要通过一系列有机溶剂逐步去除,然后将切片再水化至适合免疫组化染色的状态。

4.抗原修复:由于固定过程可能掩盖了抗原位点,需要进行抗原修复以揭示这些位点。常用的方法包括热修复(例如高温高压锅)或酶修复(如蛋白酶K消化)。

5.阻断非特异性结合:为了防止抗体与非目标组织的非特异性结合,需要使用血清或蛋白质溶液对切片进行预处理。

6.应用初级抗体:选择性应用与目标抗原特异绑定的初级抗体,通常孵育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

7.应用次级抗体:次级抗体通常是与初级抗体结合的二抗,并与显色物质结合,放大信号。孵育时间一般也是30分钟至1小时。

8.显色反应:通过添加显色试剂,使结合的次级抗体产生颜色反应,通常使用DAB(3,3'-二氨基联苯胺),生成棕色沉淀。

9.复染及封片:为了使组织结构更容易观察,可以进行复染,如苏木精染色。用中性树胶等封闭整个切片以便于长期保存。

乳腺肿瘤免疫组化能够提供关于肿瘤类型、激素受体状态、HER2状态等关键信息,有助于指导个性化治疗。注意严格遵循每一步骤,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