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抗甲状腺药物是甲硫咪唑和丙硫氧嘧啶。这两种药物都是通过抑制甲状腺素合成起效。对于肝功能正常的患者,这些药物一般不会立即导致肝损伤,但仍需谨慎使用。
2.甲硫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引发肝脏相关副作用。研究显示,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的患者中约有0.1%至0.5%的概率出现严重肝损伤。即便开始时肝功能正常,也必须定期监测。
3.肝功能监测的重要性在于及时发现药物引起的肝酶升高。通常建议在治疗开始后的前1到2个月内每4到6周检查一次肝功能,之后可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频率。
4.若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乏力、黄疸、厌食或右上腹部不适等症状,应立即进行肝功能检查。这些症状可能提示肝损伤的发生,需要及时处理。
在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甲亢患者可以直接服药,同时要注意药物可能的肝脏副作用,确保定期进行肝功能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