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肠切除并造瘘后还会发生肠梗阻

2025-06-1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大肠切除并造瘘后仍可能发生肠梗阻,这主要是由于手术后的生理变化和潜在并发症造成的。

1.术后粘连:手术后,腹腔内可能形成纤维组织,使肠道发生粘连。这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达到60%至90%。这些粘连可能使肠道扭结,引起机械性肠梗阻。

2.肠道蠕动功能障碍:手术可能导致神经损伤或肠壁肌肉受损,从而影响肠道的蠕动功能。蠕动功能减弱会导致肠内容物通过减慢,增加肠梗阻的风险。

3.造瘘口狭窄:在某些情况下,造瘘口可能会出现狭窄,阻碍肠内容物的正常排出。这种情况通常是在术后数周到数月内发生,需要定期监测。

4.肠管扭转或嵌顿:术后肠管的移动性可能增加,造成局部的肠管扭转或嵌顿,从而引发急性肠梗阻。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处理以避免进一步并发症。

5.炎症或感染:术后局部的炎症或感染也可能引起肠壁水肿,导致肠腔狭窄,增加梗阻的可能性。

术后出现肠梗阻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保持良好的术后随访和复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和管理潜在的并发症。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