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起源器官和病变性质: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此类肿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中的嗜铬细胞,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嗜铬细胞负责分泌儿茶酚胺(如肾上腺素)。
肾癌:通常指肾细胞癌,起源于肾小管的上皮细胞,是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
2.临床表现: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由于过量分泌儿茶酚胺,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心悸、头痛、出汗等症状。
肾癌:早期可能没有特异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腰痛、血尿、腹部肿块等。
3.诊断手段: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诊断主要依赖于尿液或血液中儿茶酚胺水平检测,影像学检查则帮助确定肿瘤位置和大小。
肾癌:通常通过腹部超声、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进行评估,并根据影像特征进行诊断,最终确诊需要组织活检。
4.治疗策略: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首选治疗为手术切除,术前常需药物控制血压以降低术中风险。
肾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部分或全肾切除)、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具体方案取决于癌症的分期和患者整体健康状态。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肾癌本质上是不同的疾病,其差异体现在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多个方面。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精准诊断和有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