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崇峰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发热反应:感冒时机体常伴随发热症状。服用感冒药后,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如对乙酰氨基酚,会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降低体温。当体温开始下降时,身体会通过出汗来帮助散热。
2.药物促进代谢:一些感冒药物含有抗组胺成分,如氯苯那敏,这类药物可以具有轻微镇静作用,并且可能加速新陈代谢,使身体出汗以协助代谢产物的排泄。
3.自限性疾病恢复期:感冒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即使不服药,大多数情况下也会在一段时间内自愈。服药后出汗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病情正在好转,身体通过出汗方式清除多余的热量以及病原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虽然出汗是药物作用的正常表现,但如果出汗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如高烧不退、心悸、头晕等,建议及时就医。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非常重要,以防止因过度出汗导致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