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夜惊:这是一种常见于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非快速眼动睡眠紊乱。夜惊通常发生在入睡后的一到两个小时,表现为突然坐起、哭泣或者尖叫,且难以被唤醒。这种现象往往会随着时间推移自行消失。
2.噩梦:儿童通常会经历噩梦,这些梦境可能导致他们在夜间哭醒。噩梦多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容易记忆清晰。潜在的心理压力、白天经历的不愉快事件或恐怖故事都可能引发噩梦。
3.睡眠环境:不安定的睡眠环境,例如过亮的灯光、过大的噪音或不舒适的床铺,可能导致儿童频繁醒来,从而增加做梦并产生负面情绪的几率。
4.睡眠模式改变:两岁半儿童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任何生理或心理变化(如上幼儿园、家庭变故)都有可能干扰他们的正常睡眠模式。
5.健康问题:例如感冒、鼻塞等身体不适也可能导致睡眠中断,并使孩子在梦中感到不安。
如果这种情况频繁发生且影响到儿童的日常生活,建议咨询专业的儿科医生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同时,为儿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