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排便习惯:即使大便质地较软,排便时过度用力仍可能导致肛门周围的肌肉和组织受到过度压力。这种压力可能造成微小的裂口,尤其是在肛管末端最薄弱的地方。
2.肠道运动不规律:大便软但排便频率异常可能会影响肛门组织的耐受性。在某些情况下,大便可能积聚后快速通过肛管,这种快速流动会产生摩擦和张力,从而引发肛裂。
3.饮食结构:缺乏纤维素或水分摄入不足可能导致大便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即使最终排出的粪便软化,但过程中仍可能对肛门产生刺激。
4.局部皮肤状态:一些人的肛门附近皮肤敏感或有炎症,加上排便过程中的机械作用,容易发生裂伤。皮肤病变或者痔疮等问题也可能增加肛裂风险。
5.其他健康因素:如感染、炎症或慢性疾病(如克罗恩病)可能削弱肛门周围组织的弹性和恢复能力,使之更易受损。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摄取膳食纤维和水分,同时避免过度用力排便,有助于降低肛裂风险。如持续出现肛裂症状,应考虑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适当治疗方案,改善整体肛门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