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瘘管形成:瘘管是指身体内部两个不应相连的器官或结构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大便漏入膀胱通常是由于消化道,特别是结肠或直肠与膀胱之间形成了瘘管。这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慢性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创伤、手术并发症、癌症等。
2.临床表现:患者可能会出现尿液中有粪便、尿液有恶臭味、反复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排尿困难或疼痛等症状。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腹痛、低热等全身症状。
3.并发症:这种情况如果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反复的尿路感染可导致肾功能损伤;长期的细菌感染也可能引发败血症,危及生命。
4.治疗方法:治疗通常需要外科手术来修复瘘管并防止大便再次进入膀胱。在手术前,医生可能会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核磁共振成像)以及膀胱镜检查来确定瘘管的具体位置和大小。
5.预后: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取决于瘘管的严重程度、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术后需密切随访,以确保瘘管完全愈合,并预防复发。
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应尽早就医诊断,以获得专业治疗和指导,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