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粪便潜血试验和粪便免疫化学试验:每年进行一次。这些测试通过检测大便中的微量血液来识别可能的癌症迹象。它们是无创的,适用于普通风险人群的初筛。
2.多靶点粪便DNA检测:通常每3年进行一次。这种测试结合了传统粪便检测和DNA检测,以提高敏感性。更适合于有家族史或其他高风险因素的人群。
3.结肠镜检查:每10年进行一次,被认为是金标准。结肠镜检查不仅能够直接观察结肠内部情况,还可以在发现息肉时即刻切除,从而有效预防癌症发生。因其侵入性和需要麻醉,常用于中高风险人群。
4.CT结肠成像(虚拟结肠镜):每5年进行一次。通过CT扫描生成结肠的三维图像,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筛查工具。适合无法耐受传统结肠镜检查的人群。
5.乙状结肠镜检查:每5年进行一次。虽然只检查结肠的下部,但可配合粪便检测提高筛查准确性。
不同国家根据其医疗资源和人群特点,制定相应的筛查建议。一旦筛查结果异常,应及时进行进一步诊断和评估,通过这些措施实现早期干预和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