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全球约有65%的人口在成人期出现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受。这意味着在摄入奶制品后,由于无法充分消化乳糖,会导致腹泻、腹胀等症状。可以尝试减少或避免含乳食品,观察症状是否改善。
2.麸质过敏(乳糜泻):麸质过敏影响了约1%的人口,摄入含有麸质的食物如小麦、黑麦、大麦后会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如果怀疑此问题,应咨询医生进行相关检测,并考虑无麸质饮食。
3.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影响着5%至15%的人群,症状包括腹痛、腹泻、腹胀等。应注意饮食调整,减少高脂肪和高纤维食物的摄入,并可能需要使用特定药物管理症状。
4.感染或炎症:细菌、病毒感染或慢性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也可能导致类似症状。全球每10万人中约有100-200人受到影响。需就医以获得准确诊断和适当治疗。
5.进食习惯:快速进食或过量进食难以消化的食物,如油腻食物、咖啡因或辛辣食物,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尝试放慢进食速度,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在此期间,记录饮食日记以帮助识别可能的触发因素,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