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发病机制: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系统失调引起的疾病,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已知与遗传因素和环境触发因素有关。
研究表明,约30%的银屑病患者有家族史。
2.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包括皮肤上出现红色或粉红色的斑块,斑块上覆盖着银白色的鳞屑。
鳞屑容易脱落,引起皮肤干燥、裂开,甚至出血。
症状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头皮、肘部、膝盖和下背部。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指甲变厚、变形或指甲上有凹陷。
3.病程特点:
银屑病通常呈现慢性过程,可反复发生,即使在治疗后也可能复发。
病情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有些患者仅有轻微症状,而另一些患者则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4.诱发因素:
精神压力、寒冷气候、感染(如链球菌感染)、药物(如锂盐、β受体阻滞剂)等均可成为诱发或加重银屑病的因素。
酗酒、吸烟和肥胖也是已知的风险因素。
5.治疗方法:
治疗主要目的是控制病情,减轻症状,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如类固醇软膏、维生素D衍生物)、光疗和系统治疗(如口服药物和生物制剂)。
对于严重病例,生物制剂(如TNF-α抑制剂)被证明效果显著。
6.生活方式管理: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缓解症状,如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和滋润。
饮食中增加蔬菜、水果和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对部分患者有一定益处。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及时就医和遵循医生的建议对控制病情非常重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对于缓解症状也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