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定期复查:术后需要定期进行心脏功能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这有助于监测心脏功能及人工瓣膜的运行状况。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安排复诊时间,一般来说,术后早期需要更为频繁的检查,如每三到六个月一次,然后逐渐延长至一年一次。
2.药物管理:抗凝药物是许多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置换了机械瓣膜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华法林等抗凝剂。务必按照医生的指示调整药物剂量,并定期监测凝血指标(如INR值),以降低血栓形成和出血风险。
3.饮食与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高盐、高糖的食物,摄入足够的水果、蔬菜和纤维素。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促进心肺功能的恢复,但需避免剧烈活动,根据医生建议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
4.感染预防:瓣膜置换术后,特别是生物瓣膜置换,患者易感染心内膜炎。一旦出现发热、乏力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在接受牙科或其他外科手术前,可能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5.心理调适:术后常见情绪波动,包括焦虑、抑郁等。通过支持性心理治疗、参与患者互助小组等方式,可以帮助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6.其他注意事项:应警惕任何异常症状,如胸痛、呼吸急促、水肿、晕厥等,一旦出现需立即就医。尽量避免吸烟和酗酒,这些行为会影响心脏健康和恢复进程。
术后护理的关键在于坚持且细致地做好每一步。好的自我管理和医护团队的支持将显著提升术后的恢复效果和生活质量。